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呼伦贝尔KTV招聘网 > 呼伦贝尔热点资讯 > 呼伦贝尔学习/知识 >  【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

【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

2022-11-06 15:48:01 发布 浏览 411 次

【24】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译文】我问:“仁义礼智这几个名称,是因为本性呈现出来之后才具有的吗?”先生说:“是的。”另外一天,我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性所体现出来的品德吗?”先生说:“仁义礼智也是人的本性所呈现出来的品德。本性只有一个,从它的形体而言称之为天,从主宰人的行为而言称之为帝,从它流行扩散而言称之为命,从赋予到人之中而言称之为性,从主导人身而言称之为心。人心发动,奉养父亲就称之为孝,侍奉君主就称之为忠,以此推导,名称没有穷尽,但只是一个人性而已。就好像一个人,对父亲而言称之为子,对子女而言称之为父亲,以此推导,名称没有穷尽,但还是那一个人。人只要在本性上用功,把性字看清楚,那么一切道理都豁然开朗。”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5】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译文】一天,讨论为学工夫。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思虑不定,所想的大多是人欲方面的,所以应该教他静坐,平息思虑。时间长了,等他的心思稍微安定。但一味静守,就好像槁木死灰一样,也没有用。还得教他反省自身,克制私欲。这种反省克己的工夫,片刻不能间断。就好比清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清除的决心。没有事情的时候,将贪慕美色、财货、名声等各种私欲,逐一追究搜刮出来,一定要彻底清除这个病根,使它永不再萌芽,才是要紧的事。就如猫抓老鼠,一眼看见了,一边耳朵听着,才有一丝欲念萌发,就立刻除去,斩钉截铁,绝不让它存留片刻,不能藏匿,也不能放它出去,这才是真正用功,才能彻底扫除干净。到了没有私欲可以清除的时候,自然有端坐拱手的那种状态。虽然有‘何思何虑’之说,但这不是初学者的境界。初学者必须思考反省克己,也就是思考至诚,只思考一个天理。等到了纯粹天理的状态,就是‘何思何虑’了。”

槁木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端拱:端坐拱手。

语出《周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意为天下有什么需要去思考的呢?天下殊途同归,思虑万千却终归于一致。天下有什么需要去思考的呢?

【26】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译文】我问:“有人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这是因为平常不能集义,内心有愧疚,所以害怕。如果平日行为合于神明,有什么害怕的呢?”马明衡说:“正直的鬼不必怕,就是担心邪恶的鬼,不管人是善是恶都来侵害人,所以难免害怕。”先生说:“哪有邪恶的鬼能够侵害正直人的呢?就是这种害怕,表明心有邪念。所以那些迷误的人,不是鬼侵迷了他,而是内心迷蔽了自己。如人喜好美色,就是被色鬼迷上了;贪好财货,就是被财货鬼迷上了。在不当发怒的时候发怒,就是被怒鬼迷上了;害怕不当害怕的东西,就是被惧鬼迷上了。”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为浩然正气是通过长期积聚正义感而形成的,不是行为偶尔符合正义便可获取。

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王阳明的学生。

【27】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译文】心之本体恒定不移,这就是天理,动静只是就心所遭遇事情的时机而言。

【28】澄问《学》、《庸》同异。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