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深根:扎根深深的,喻深隐以求宁静。宁极:安宁之极。待:指等待时机。
(15)不以辩饰知:不用善辩来装饰智慧。知,同“智”。
(16)不以知穷德:不用智慧来困惑自己的德性。知,同“智”。
(17)危然:独正的样子。危,独。处其所:指居无为之所。反其性:返归自然本性。反,同“返”。
(18)“道固”二句:郭象注:“道固不小行:游于坦途。德固不小识:块然大通。”
等到德性不断衰落,到了燧人、伏羲时便开始治理天下,这时只能顺从民心而不能保持自然纯一的人性了。德性又往下衰落,到神农、黄帝开始治理天下,这时只能安定天下却不能顺从民心。德性又往下衰落,到唐尧、虞舜开始治理天下时,大兴教化之风,浇薄了淳厚之德,耗散了浑朴之性,脱离自然之道去求善,危害德性的完满而行事,然后舍弃纯一的天性而顺从世俗的人心。彼此互相窥测对方的用心,这时用智慧已经不足以安定天下了,然后便用世俗的礼文和渊博的知识作为统治的辅助。世俗的礼文会泯灭人们自然的素质,世俗的博识会淹溺人们纯真的心灵,而后百姓将会迷惑混乱,无法再恢复他们自然纯朴的性情。由此看来,是世俗世风破坏了自然之道,而虚假之道又败坏了世俗世风,于是世风与伪道相互破坏殆尽。世风破坏了自然之道,那么有道之人怎能在世间兴起呢?伪道败坏了世俗世风,那么世间又怎能恢复真正的纯真之道呢?伪道无法让世风恢复纯真之性,世风无法让自然之道兴起,就是圣人不去山林中归隐,而他的德性已被世风蒙蔽了。这德性的隐没,并非圣人自己主动的归隐。
古时所谓的隐士,并非是躲藏起来不去见人,并非是闭口不言而不发表意见,也不是潜藏自己的智慧不发挥,而是时运乖谬背道啊。当时逢有道之世,自然之道大行于天下,就恬淡自然,不见有为之迹;当时遭无道,德化不行而困厄天下,就深藏自然本性,保持极为宁静的心态,以待时运的到来。这就是保全自身的方法。
古时保全自身的人,不用善辩来装饰智慧,不用智慧来困厄天下人,不以智慧来困惑自己的德性,端正地独立于无为之境,返归自然的本性,除此我还有什么要做的呢!大道原本就不是仁义礼乐之类的小的行为,德性原本就不是是非善恶之类的小的见识。这些小的见识损害了德性纯和的完善,小的行为损伤了大道自然无为的修养。所以说,只要端正自己就够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