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通“慝”奸诈这里指马的智巧居然到了盗贼的奸诈水平赫胥氏又称
态:通“慝”,奸诈。这里指马的智巧居然到了盗贼的奸诈水平。
赫胥氏:又称“赫苏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成玄英说,帝王有赫然之德而使百姓胥附,因此名为“赫胥氏”。俞樾疑为《列子》中所称华胥氏。
哺(bǔ):嘴里含着食物。熙:通“嬉”,嬉戏玩乐。
鼓腹:肚子饱足。
屈折:屈折肢体。匡:改变以求一致。
县(xuán):同“悬”。“县跂”指高悬道德,使人踮起脚跟去追寻。慰:安定。
好知:追寻智巧。
【译文】 再说回马,它们生活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互相交颈摩擦,生气时背对背互相踢撞,马的智巧就到此为止了。人们把车衡和颈轭加到它身上,为求整齐把月牙形额饰的辔头戴在它头上,那么马就学会了以下一些破坏行为:用身体隔开车与横木使车马无法套上,或者弯曲脖子摆脱车轭,或者冲撞车幔,或者偷偷吐出马嚼子,或者咬坏缰绳。于是,马的智巧居然发展到了盗贼的奸诈水平,这是伯乐的罪过啊。
上古赫胥氏的时代,老百姓居处无为,走动也不知去哪里,嘴里含着食物嬉戏玩乐,鼓着吃饱的肚子出来游玩,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圣人出现,用礼乐来屈折人们的肢体来匡正天下百姓的形象,高悬不可企及的仁义使人踮起脚跟去追寻,以此来安定天下人的心,于是人们才开始致力于追寻智巧,争先恐后地去竞逐私利,而不能终止。这也就是圣人的罪过啊!
胠 箧
【概要】 《胠箧》是《马蹄》篇的延续,进一步展现了民众推崇智巧,而被大盗所利用的严重后果。
本篇分成三层:
第一层至“而天下始治矣”,说明越是紧密完美的法度,对民众天性的约束性就越强,其所带来的权威就越大,更容易被不善人所觊觎。盗贼利用绑紧的箱子运送财物,田成子利用仁义礼制窃取国柄,暴君利用君臣礼制杀害贤人都是如此。因此打击法度的权威,使大盗无所利用,获取的利益变少,危害也就变小。
第二层至“法之所无用也”。礼制法度的权威性越弱,则大盗越难产生。因此,“绝圣弃知,不设法度”是最好的治理方式,不要提倡圣智聪明这些“骈拇”之技,而使天下之德回复本初,为道德之正。
最末言明回复“至德之世”的阻碍在于“好知”,天下人忘其所有,而求其所无。再次照应《骈拇》篇中的“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的观点。
- 九月滕子前来会葬丁巳日安葬我国君定公天下雨不能下葬;第二天戊[图]
- 蒯(kuǎi)通即蒯彻汉初谋士后世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而改名曾[图]
- 宋元王接过龟刚把它放在地上龟便伸长了脖子向宋元王走出三步突然[图]
- 《伊训》《尚书》逸篇之一今本《伊训》为伪书;造始;牧官桀的官[图]
- 棘酸枣树枝上有刺泛指有刺草木血殷(yān)凌波流血染红了鞋袜[图]
- 散焉者疏散之人指众人颜回说“我没有别的办法了请问先生[图]
- 顾和见《言语》 注王导领扬州刺史任用顾和为从事月旦农历每月[图]
- 汝不三句你们要是不敬慎天命我就要用重刑惩治决不宽恕 《汤征》[图]
-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图]
- 班是分给、赏赐赋是授予、给予它们都有给予的意思 . ,济[图]